(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洛阳市隋唐史学会8月16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电影《长安三万里》中部分情节描述与真实历史不符,部分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与真实历史不符,极易误导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影响历史人物出生地、事发地的同胞感情。为还原真实历史,维护历史人物真实性,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委托河南洛太律师事务所向制片方发出律师函,要求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制片方、导演、编剧等发表纠错、致歉声明。
要尊重历史,对待历史要有严谨态度,这没有错。但《长安三万里》是影视作品,是在历史基础上重新创作的历史故事片,并非历史纪录片,制片方对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进行诠释,发挥想象力进行一定的虚构,都并没有什么问题。在文学描写中,创作者会发挥想象力,会虚构出一些在史书中不曾出现过的场景。如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就有很多虚构的地方,如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这些虚构的故事深入人心,流传甚广。
所以,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因为《长安三万里》中有一些细节不符史实,就“大动干戈”,发律师函,要求《长安三万里》制片方致歉,可谓小题大做、吹毛求疵,干涉了艺术创作自由。
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大动干戈”,要求《长安三万里》制片方致歉,捍卫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肃性还不过是借口,对历史文化资源“被抢”过于敏感,才是主要原因。
如洛阳市隋唐史学会指出的几点情节明显与历史严重不符的地方:李白与杜甫第一次相逢在洛阳,并非影片中描写的长安;“一日三绝”发生在洛阳天宫寺,并非影片中描写的扬州等。在《长安三万里》中,长安是主要的历史舞台,聚光灯都打在了这一个舞台上,具有象征意义,这也是制片方在一些细节处理上,把洛阳改成了长安的主要原因,而并非是对历史真相的恶意篡改。
近年来,“文化游”持续升温,各地争相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有的还争抢名人故里,如争诸葛亮故里、李白故里,更有甚者,无中生有,捕风捉影,连西门庆、潘金莲、孙悟空的故乡都有一些地方争抢。一些地方对此也变得过于敏感,如洛阳市隋唐史学会要求《长安三万里》制片方致歉,就是认为“文化IP”被抢。
《长安三万里》中的洛阳变成了长安,不过是出于艺术虚构的需要,并非是对历史的歪曲和篡改,也不会让长安抢走了洛阳的历史文化资源。洛阳应该在盘活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多下功夫,而要少争闲气,要保持理性而开明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打造自己的“文化IP”,也有利于带动地方旅游发展。因为《长安三万里》中有一些细节不符史实,就“大动干戈”,反显得失去了那一份文化自信,暴露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中面临的窘境。
作者:戴先任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