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初中学历却破解了世界级难题,他为什么能?
时间:2025-08-18 12:05:20来源:工人日报
伴随清晨的第一声鸟鸣,徐成东的身影出现在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驰宏锌锗)熔炼厂艾萨炉旁,时而观察出料口是否畅通,时而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他的手中拿着一本微微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当年他学习艾萨炉主控系统时记录的英语单词和控制参数。

“车间流行着一句话,有事找徐劳模,没有他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工作人员杨旭林自豪地对记者说。

从怀揣冶炼梦想的懵懂少年,到打破技术壁垒的“艾萨炉专家”,全国劳模、驰宏锌锗熔炼厂作业经理徐成东,用20余年光阴,让艾萨炉炼铅的“中国方案”惊艳国际舞台。


(资料图片)

“串门”少年敲开冶炼之门

“去当一名冶炼工人。”1991年,怀着对冶炼行业的憧憬,徐成东加入了会泽铅锌矿第一冶炼厂。然而,他却被分配到了水泵运转班。

一有空,他总会去冶炼车间“串门”,和工友聊聊如何“打炉子”。直到1995年,徐成东才终于调岗到烧结车间,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作为冶炼新人,他每天缠着老师傅请教,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以至于老师傅看到他“都想躲着走”。

在此后的时光里,徐成东自学大专课程,成为烧结一班班长,并带领班组取得了连续3年生产业绩第一的成绩。

2004年,徐成东距离此前只在书本上见到过的艾萨炉更近了。彼时,会泽铅锌矿已改制为驰宏锌锗,为应对新挑战,公司决定引进能高效冶炼金属矿石的艾萨炉。

听到这个消息,徐成东很是兴奋,但现实却狠狠给他泼了盆冷水。“你没有文凭又不懂英文,没有达到去澳大利亚学习的条件。”只有初中学历的徐成东被拦在了门外。

短暂失落后,徐成东找到出国参加学习的技术员,将厚厚一沓英文材料全部复印了下来,逐字逐句抄写记录,背诵英文单词。

2005年,公司推出竞争机制,经过4次考试,徐成东从4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艾萨炉操作工,并将此后20余年的时光都献给了艾萨炉。

云岭工匠的声音被世界听见

成为艾萨炉操作工只是第一步,驾驭艾萨炉炼铅才是徐成东的目标。然而,这条路注定困难重重。

外国专家操作艾萨炉时不允许中国工人在场,徐成东只好抓住一切机会请教,“复原”设备调试过程,努力将200页英文操作手册“消化吸收”。

一次培训课上,外国专家指着黑板说:“谁能来画下艾萨炉的路线图?”在场的工人,谁也没有信心。徐成东举起了手:“老师,我来画。”当他熟练地在黑板上画出艾萨炉线路图时,外国专家立刻对他刮目相看。

2005年7月,艾萨炉正式投产。由于用艾萨炉炼铅,国际上并没有可借鉴的成功案例,一开炉问题便接踵而至。

7月25日夜晚,艾萨炉突然出现熔池大面积冻结,外国专家团队紧急召开临时会议,提出采用燃油富氧重熔的加热方法解决熔池冻结问题。

然而,这种在炼铜领域百战百胜的加热方法,在炼铅领域却栽了跟头。3天的持续高温加热,不仅没解冻熔池,反而使艾萨炉喷枪因负荷过高而损毁,损失进一步加重。

危急时刻,徐成东“站”了出来。

“铜的导热性是铅的10倍,加热方法可能行不通。”他顶着外国专家质疑的目光说,“可以采用特殊的进料模式,用高品位的铅精矿补充熔池内在高温下挥发的铅,通过上层烧熔、逐步推进的方法解冻熔池。”

这个方法并未获得认可。争吵中,外国专家狠狠将凳子砸向窗户:“你们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项目亏损不等人,慎重考虑后,公司授权徐成东带领班组对艾萨炉进行“抢救”。

仅仅用了90分钟,艾萨炉熔池便全部化开。取样表明,渣含铅指标接近目标值。整个车间欢呼雀跃,曾与他争吵不休的外国专家也竖起大拇指:“了不起的中国工人。”

7月30日,这座艾萨炉成功产出20余吨粗铅,成为世界上首座用于炼铅的艾萨炉,云岭工匠徐成东的声音,被世界听见。

“徐,要不要来澳大利亚发展?”外国专家向徐成东抛来橄榄枝。

徐成东摇摇头:“我要让技术留在中国。”

用创新回答“何为工匠”

艾萨炉前火花飞溅,头戴安全帽的徐成东与同事穿行在设备间,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映照在他的脸上。泡沫渣太厚、炉枪使用寿命太短,冶炼能耗太高……他在笔记本上一一记录。

“调整给氧量和给风量,明天再试试。”在徐成东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艾萨炉喷枪使用寿命从原来的不到1天逐步提高到6天以上,泡沫浮渣厚度降低了75%……

徐成东转身走向车间角落的物料架,指尖抚过那些标注着失败日期的试样——每个标签背后都是上千次的配方调整。

徐成东带领团队以创新为刃,向更多世界级难题“亮剑”:他们采用强化还原技术,将还原炉的生产效率从每天5炉提高到10炉以上,让还原炉喷枪使用寿命从不到1个月延长至12个月……

徐成东的徒弟赵超对还原炉产能突破的过程印象深刻。

“最初听说要把每天5炉提升到10炉,大家都觉得不可能。”他坦言,试验一度停滞,是徐成东带着团队逐帧分析生产录像,把每个环节拆解成了可量化的参数。

“他总说‘不可能里藏着可能’,跟着他一点点试错、调整,最后真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回想那段日子,赵超依然佩服师傅在质疑声中坚持创新的魄力。

在熔炼二班班长高加斌眼中,徐成东总能在技术困局中找到破局的微光,“带着大家一次次把看似遥不可及的产能目标变成现实”。

这一切,都被徐成东归纳为一句话:“把‘好’做到极致,才是工匠。”

随着冶炼工艺的革新,徐成东团队与制造企业联合自主开发出第一代、第二代侧吹还原炉技术,该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行业主流设备。此外,团队还实施了艾萨炉炼铅先进操作法等20个技改项目,让“洋设备”焕发新的生命。

“现在,国外的技术已经被我们淘汰。”徐成东指着展墙上密密麻麻的工艺图说,“当年外方说我们的方法不可能成功,现在该轮到我们‘出题’了。”

徐成东看向窗外,安全帽下晃动的年轻面孔,恰似10年前那个在艾萨炉前记录数据的自己。

标签:

最新
  • 只有初中学历却破解了世界级难题,他为什么能?

    伴随清晨的第一声鸟鸣,徐成东的身影出现在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

  • 简讯:北京国贤府贰期热销背后的“好房子”逻辑

     8月8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

  • 前沿热点:300秒看家乡︱江西省龙南市:围屋之都 山水龙城

     江西省龙南市市长彭江闽走进《300秒看家乡》,带领观众走进赣

  • 每日时讯!上半年福建船舶出口同比增36.5% 东盟欧盟为主要市场

    厦门海关23日消息,今年上半年,福建省累计出口船舶货值87 7亿元(人

  • 每日简讯:湖南新化:梯田公益认养助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7月2日,湖南省新化县在紫鹊界梯田景区发布梯田守护者公益认养计划

  • “甘味”出海新象:从“鲜”到优的全球吸引力

    近年来,产自甘肃的特色农产品出海步伐持续加快,除传统新鲜水果蔬

  • 拼多多加码高质量生态建设:计划三年投1000亿,扶持商家转型升级

    4月3日,拼多多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商保会)宣布,平台将推

  • 生猪养殖承压前行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第一周全国生猪价格为15 47元 公

  • 广西深化拓展与越南跨境医疗合作

    中新网南宁2月26日电(记者 黄艳梅)记者26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

  • 甘肃甘州:“田园村居”叩开乡村产业致富之门

    中新网兰州2月22日电(戴文昌 杨艳敏)位于甘肃张掖市的甘州区在推动

  • 唐河县昝岗镇:破旧立新树新风 移风易俗惠民生

    为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新风,2月份以来,唐河县昝岗

  • 开足马力忙生产!绵阳平武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连日来,绵阳市平武县各个建设项目纷纷迸

  • 单板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北大湖站:加拿大英国选手各揽“双冠”

    中新社吉林2月2日电 (记者 石洪宇)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滑

  •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节日期间抵制餐饮浪费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春节期间抵制

  • 沙特获2034世界杯主办权 六国承办2030世界杯

    中新网12月12日电 据国际足联北京时间11日晚消息,西班牙、葡萄牙

  • 留学柏林 点亮青春梦想

    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几年前,史泽朕飏到德

  • 旅游
    • 2024 全国射箭室内锦标赛:青春与技艺的舞台在常州绽放

    • 216.3亿元!江苏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超额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

    • 全面深化“双为”行动 实施“六大专项行动” 武强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医”线直击|关注联合国糖尿病日 为何“甜蜜”也会是一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