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专稿:近年来,枞阳县义津镇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管理、创新和服务能力,把红薯党建联盟远教学用示范基地作为学用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不断整合产业全链条党建资源,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凝聚产业发展合力,打造“政策宣传基地、科技服务基地、群众致富基地”。
聚焦组织建设,突出党建引领。明确各党支部书记为远程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以“党建+”工作为纽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更好推动党员电教远教工作发展。将8个村的城乡联合党委集合起来,建立党建联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采用民主集中制做法,定期会商日常事项。创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事务共商、品牌联创、活动联办、党员联管”的“三共三联”运作模式,形成“党建联盟—城乡联合党委—龙头企业党支部—党员服务队—党员先锋岗”的完整组织架构。以党建力量强力推进育苗、农技、收购、加工和销售“五统一”,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致富“双赢”。
聚焦示范带动,确保学用结合。“若要群众富,书记先探路”,积极打造 “书记示范田”带头试种新品种;进一步整合集体土地资源打造种植基地,划分“村干部责任区”,由村干部带领党员群众种植。充分发挥电教远教平台,组织干部群众学政策、学知识、学先进不断“充电”,对于国家和省、市、县制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烂熟于心,广泛涉猎科技、管理等各方面知识,还组织到山东、河南等红薯种植大省考察学习。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党员群众随时学、现场学,积极开展远程教育技术培训活动,形成了“村书记示范、党组织引领、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由“封闭运行”向“融合共进”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由“单兵作战”向“协同抱团”转变。
聚焦人才优势,激发学教活力。示范基地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打造一支涵盖第一书记、专业技术人才、种植大户的人才队伍,激活发展“动力引擎”。将8个村来自不同行业的驻村第一书记捆绑起来,将驻村第一书记和定点帮扶单位职能优势、资源优势进行共享。来自学校的第一书记联系高校开展精准滴灌式培训,来自企业的第一书记传授先进的现代企业化管理模式,来自机关事业单位的第一书记发动资源进行多渠道销售。实施“能人归巢”计划,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高端农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助力家乡发展。经义津籍农业科研所专家指导,引进山东省G25高淀粉红薯苗,出粉率由过去的20%提高至25%。建立人才服务队,义务给村民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开办“田间学堂”和“网络课堂”,将本土红薯种植大户培养成农业技术创新人才。
聚焦群众参与,提升学用成效。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助推主导产业发展。将远教平台的课程资源,分门别类,采用“支部点单、党员点课、干群讨论”的方式,开展培训学习。组织群众到“书记示范田”、集体种植基地观摩学习,承诺提供“包种苗、包技术、包效益”服务,彻底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安排专人分片包干,上门动员宣传,了解群众需求和困难,整理成清单。再根据群众需求清单,协商确定服务项目,整合服务资源,将服务与需求一一对应,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认领,点对点解决群众难题。推行“基地+服务”模式,把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进党组织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坚持当好群众的“代言人”,把服务群众、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吴会琴)
标签: